運動後膝蓋痛怎麼回事?了解膝蓋關節痛成因與對策

運動後膝蓋痛怎麼回事?了解膝蓋關節痛成因與對策

原本活力滿滿地投入運動,卻被運動後膝蓋痛糾纏,不僅影響生活質量,甚至可能對接下來的運動計劃也造成阻礙。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運動後膝蓋痛呢?

1.膝蓋關節痛的常見症狀

膝蓋關節痛的症狀表現多種多樣,疼痛的性質也各有不同,有的是鈍痛,有的是刺痛,還有的是酸痛,不同的症狀可能指向不同的病因。

2.不同部位膝蓋關節痛的原因

從疼痛的區域來看,也能為診斷提供線索。

膝蓋前側的疼痛:股四頭肌肌腱炎、髕骨肌腱炎(跳躍膝)、髕前滑囊炎都可能是罪魁禍首。通常和過度使用、重複性的負荷有密切關係。而膝關節積水,也常常會導致前側的膝蓋關節痛。膝蓋積液的產生,可能是韌帶損傷,也可能是關節炎在作祟。

膝蓋內側的疼痛:內側皺襞症候群、鵝掌肌腱炎、膝內側副韌帶炎都可能是導致膝蓋關節痛的原因。往往在膝蓋彎曲的過程中容易出現,和過度運動或者年齡增長引發的身體退化有一定聯繫。比如膝蓋的韌帶和肌腱等組織逐漸老化,誘發膝內側副韌帶炎。

膝蓋外側的疼痛:常見於髂脛束症候群(跑者膝)。這種膝蓋關節痛在膝蓋彎曲的時候會明顯加劇,和跑步或者其他需要長時間負重的運動有很大關係。很多跑步愛好者,在長時間跑步的過程中,髂脛束不斷地摩擦膝蓋外側,就容易引發炎症,膝蓋關節痛。

膝蓋下方的疼痛:髕骨下脂肪墊炎、脛骨粗隆骨骺炎是比較常見的膝蓋關節痛病因。尤其在青少年或者運動員群體中,脛骨粗隆骨骺炎的發病率相對較高。青少年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,骨骼還未完全成熟,在大量運動脛骨粗隆部位受到的牽拉和壓力增大,引發炎症。

膝蓋後側的疼痛:貝克氏囊腫、膕肌炎可能是膝蓋關節痛主要原因。膝部受壓、過度運動等因素都可能導致這些痛症的出現。比如一些需要長時間屈膝工作的人,膝蓋後側的組織長期受到壓力,就增加了患上貝克氏囊腫或者膕肌炎的風險。

膝蓋關節痛,運動後膝蓋痛

3.常見的運動後膝蓋痛原因

運動傷害:運動過度是導致運動後膝蓋痛的一個重要原因。過度的深蹲或者跑步姿勢不正確,都可能讓膝蓋承受過大的負荷,進而引發膝蓋關節痛問題。像步幅過大、落地過重、過多的重複性動作、過度運動或者肌肉不平衡等,也會對膝蓋造成衝擊,引發運動後膝蓋痛。

年齡:隨著年齡的增長,膝關節的軟骨會逐漸磨損,韌帶和肌腱的彈性也會下降。這就使得中老年人在運動後更容易出現膝蓋關節痛的情況。針對中老年人運動健康發現,在經常運動的中老年人群體中,超過6成的人都曾經遭遇過不同程度的運動後膝蓋痛。

體重過重:體重過重同樣會對膝蓋造成巨大的壓力。每多增加一公斤的體重,在行走或者運動時,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就會成倍增加。肥胖人群的膝蓋需要承受更大的負荷,因此更容易出現運動後膝蓋痛的問題。

4.運動後膝蓋痛有哪些處理方法

冰敷:冰敷能夠有效地減輕炎症和疼痛,收縮血管,緩解膝蓋部位的腫脹。一般建議在運動後膝蓋痛的初期,每次冰敷 15 - 20 分鐘,每天可以冰敷 3 - 4 次。但要注意,不要直接將冰袋放在皮膚上,以免凍傷皮膚,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後再進行冰敷。

適度的休息:讓膝蓋得到充分的休息,避免繼續進行劇烈運動,防止膝蓋關節痛和損傷進一步加重。在休息期間,可以選擇一些輕鬆的活動,比如散步,但要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者行走。

輕度伸展運動:進行股四頭肌伸展,站立位,單手握住同側腳的腳背,向臀部方向拉,感受大腿前側肌肉的伸展,每側保持 30 秒左右,重複 3 - 4 次。膕繩肌伸展則可以仰臥位,抬起一條腿,用毛巾或繩子繞在腳掌上,輕輕拉向自己,感受大腿後側肌肉的伸展,同樣每側保持 30 秒左右,重複多次。

物理治療:比如按摩、熱敷、紅外線照射等。按摩可以促進膝蓋部位的血液循環,鬆弛緊張的肌肉,減輕疼痛。熱敷能使局部血管擴張,增加血液供應,促進炎症的吸收。而紅外線照射則具有消炎、鎮痛的作用。

止痛藥物:如果疼痛較為嚴重,非處方的止痛藥物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使用。但要注意,止痛藥物只能緩解疼痛症狀,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膝蓋關節痛的問題,而且過量使用可能會帶來一些副作用。

19-681

5.哪些輔助運動有助於膝關節保健和康復?

遊泳:遊泳是一項對膝關節負擔很小的運動。身體的重量得到浮力的支撐,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大大減小。

騎自行車:騎行時,膝關節的活動幅度相對固定,受力均勻,不會給膝關節帶來過大的衝擊。有助於維持膝關節的正常功能。

瑜伽:像英雄式,跪在墊子上,兩腿分開與髖同寬,臀部坐在兩腳之間的地面上,背部挺直。這個體式可以伸展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,增加膝關節的柔韌性。

6.膝蓋關節痛會自然好嗎,何時應就醫?

如果膝蓋關節痛持續時間較長,比如超過一周仍未緩解,或者疼痛非常劇烈,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正常的行走和生活,甚至出現膝蓋腫脹、發熱等症狀,就需要及時就醫。如實告知醫師膝蓋痛的具體症狀,包括疼痛的部位、性質(是鈍痛、刺痛還是酸痛等)、程度(輕度、中度還是重度)以及疼痛出現的時間、自身的病史,比如是運動中就開始疼痛,還是運動後一段時間才出現疼痛等。

膝蓋關節痛是否會自然好?這取決於膝蓋關節痛的原因和嚴重程度。一些輕微的運動後膝蓋痛,通過適度的休息、冰敷和伸展等自我護理措施,可能會在幾天到一周左右自然緩解。但如果是較為嚴重的膝蓋損傷,比如韌帶斷裂、半月板撕裂等,一般很難自然痊癒,需要接受專業的治療。

面對運動後膝蓋痛和膝蓋關節痛的問題,要保持理性和科學的態度。掌握正確的處理方法和預防措施,必要時及時就醫,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膝關節的健康,讓自己可以持續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。

相關文章